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
从上海松江到庐江万山,一对夫妻怀揣28年种植梦想扎根乡土。他们用汗水浇灌百亩果园,培育出安徽独有的蜜梨,让这份带着泥土芬芳的清甜走进千家万户。奇迹果园的成长故事,正随盛夏果香蔓延,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。
盛夏的庐江万山镇,奇迹果园里沉甸甸的蜜梨压弯枝头,金黄果皮裹着自然果蜡,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。2019年,李国强、徐桂平夫妇告别上海的种植基地,带着28年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回到家乡,只为在这片土地上种出“不一样”的果子。
“咱这蜜梨,果肉细腻得像化开的水,甜度比普通梨高出一倍,光培育挂果就等了好几年。”徐桂平捧起刚摘下的蜜梨笑着说,这份“慢工出细活”的坚持,还让果子保质期比普通梨多了5天,“就想凭这点独特,让庐江水果叫得响,让老乡们先尝这份甜。”
从最初几行试种的果苗,到如今百亩果园里蜜梨、水晶梨、景秀黄桃、白玉琵琶相映成趣,奇迹果园的扩张之路藏着不少波折。李国强还记得创业初期的难:“技术落地时处处碰壁,多亏了镇里给政策、乡亲们搭把手,才算一步步熬过来。”如今,果园不仅在2023年拿下“绿色食品认证”,今年蜜梨刚挂果,老客户就踩着点来抢单,“这口碑,比啥都金贵。”
为了守住这份清甜,果园把“较真”刻进了种植的每个环节:人工弯腰割草代替除草剂,生物防虫网护住每串果实,采后更是严格卡着“43211鲜度标准”跑流程——4小时分拣、3小时入库、2小时预冷、1小时质检、1小时启运,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被牢牢锁住。更难得的是,这份美味只在7月至8月初短暂登场,让每个尝过的人都惦记着来年的约定。
“你看这果树,都修成‘开伞’的模样,树高不超两米,既通风透光,又方便游客伸手采摘。”技术总监李艾杰指着果园里整齐的框架结构介绍,上方防鸟网护果,下方步道通人,“不光要建现代化标准园,还得搭上互联网快车,让全国都能闻到咱这梨香。”
果园的甜蜜,早已顺着枝头淌进了周边农户的日子里。50户村民在这里找到活计,分拣、包装、直播带货,忙得脚不沾地。“以前守着几亩田望天收,现在在果园干活,每月能挣几千块,还能学直播技巧。”村民丁方明一边打包蜜梨一边笑,眼里的光比果蜡还亮,“这日子啊,就像这蜜梨,一天比一天甜。”
如今,果园正谋划着把“甜蜜经济”做深做透,通过和旅游行业联手打造“农耕体验+亲子采摘”项目,让城里人来果园体验采摘游的快乐。2025年预计产出的30万斤水果,也将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。
“奇迹果园是镇里重点培育的特色项目,从选址到扩产,我们全程跟着服务。”万山镇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尹海波说,未来镇里还会搭更多台,帮果园延伸产业链,“让蜜梨这样的‘万山味道’走出庐江,带更多老乡在产业链上增收,把乡村振兴的路子走得更宽。”(张艳燕 卢光云)
启恒配资-启恒配资官网-配资门户官网首页-配资炒股哪个平台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